各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学术诚信氛围,杜绝论文抄袭行为的发生,根据《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和《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教发[2015]9号)文件,学校决定将对我校2019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测范围
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学号尾号为单数的毕业设计(论文)。
二、检测标准及结果认定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认定标准
结果类别 |
总文字复制百分比 |
性质初步认定 |
A |
R≤30% |
似无抄袭行为 |
B |
30﹪<R≤60﹪ |
疑似有抄袭行为 |
C |
R>60﹪ |
疑似有严重抄袭行为 |
注:R为检测报告中总文字复制百分比。
1.论文文字复制比在30%以下(含30%)的学生(A类),视为通过,可正常参加论文答辩。
2.论文文字复制比在30%~60%之间(含60%)的学生(B类),由二级学院通知本人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修改调整,修改时间为1周,修改后的学位论文须再次进行复检,复检后的文字复制比降至30%以下者,视为通过;仍未通过者,取消该生当年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延期一年答辩。
3.论文文字复制比高于60%的学生(C类),首先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若认定为无严重抄袭,可参照B类做相应处理;对于认定为有严重抄袭行为的论文,则取消该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延期一年答辩。
4.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为C类者或第三方评价成绩低于60分,取消当年答辩资格(已经参加答辩者成绩作废)。
5.初次检测总文字复制比超过30%的论文不得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三、检测论文格式要求
1. 参与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版的文件名称为:“学号_姓名_论文名称”(请严格按照此格式,中间连接处为下划线)。
2. 检测论文先分专业汇总,以专业名称命名子文件夹;以学院为单位收齐后统一上交,文件名称为:“XXXX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检测”。
四、检测时间安排及要求
1.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直接影响毕业生学位获取以及指导教师教学事故(过失)认定,请各学院务必指定专人负责论文的收集和提交,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要对论文进行检查,确保论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在学术不端检测前,学校组织人员对论文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核查,若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直接按C类对待。
2.各学院于5月20日17:00前将检测论文电子版按照格式要求发至
yjli@foxmail.com,未能按时提交的论文将按照C类对待。
教 务 处
2019年5月10日